产品品牌:国产
产品型号:FC
插入损耗 | 0.5(dB) | 回波损耗 | 0.5(dB) |
插拔次数 | 3000 | 尺寸 | 2000(mm) |
六芯R6F-FC/UPC/SM/L2.5m带状尾纤 Ribbon/Bundle Cable Fan-out Cord 十二芯B12F-FC/UPC/SM/L2.5m束状尾纤 Ribbon/Bundle Cable Fan-out Cord 束状尾纤/带状尾纤技术参数 光纤Aoolicable Fibers:单模 SM,多模(50/125um,62.5/125um) 光纤芯数Fiber Count: 4,6,8,12,24Fiber 连接头规格Applicable Connector: FC,SC,MU,LC/PC/UPC,APC 插入损耗低 (损耗小于0.2dB) 回波损耗 (大于60dB) 插拔次数 (大于1000次) 互换性好 (损耗小于0.2dB) 温度稳定性好-40℃~ 75℃ -40℃~ 75℃ 适用范围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数据传输 局域网(LAN) 光纤传感器 光纤CATV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YD/T 717-94 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IEC874-7《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第7部分 分规范 F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的FC型单模单芯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以下简称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和标准连接器的图形、性能及互连尺寸。 本标准对下列内容作了统一的规定: a. 图形和尺寸; b. 光学、
机械和环境性能或参数; c. 光纤、光缆参数。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转接器两部分。 本标准提供的规则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2 引用标准 GB 12507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一部分 总规范 GB 9771 通用用单模光纤系列 GB 11819 光纤的一般要求 GB 7424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GB 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3 技术要求3.1 名词术语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 是按照 插头-转接器-插头 的结构形式组成的光纤光缆连接器的一个子系列。它的特点是单模单芯光纤嵌插在标称直径为2.5mm的高精度插针圆柱体(ferrule)中,插针端面为平面,两插头用M8 0.75的螺丝件与转接器进行螺纹连接。 引线式插头 是指单模单芯光纤光缆的一端装置插头。 跳接线式插头 是指单模单芯光纤光缆的两端装置插头。 互连 实现光学对中和连接耦合的机械(如螺丝螺纹及转接器)方法。 同轴度误差 光纤芯轴和插针圆柱体轴之间的距离。 模声同心度误差 模场中心和包层中心间的距离。 角对中误差 激励光束轴线与插针圆柱体轴线之间的角偏移。3.2 主要光学性能3.2.1 两插头互连后的插入损耗 0.7dB。3.2.2 各种试验后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如表1所示。表1标记试验项目插入损耗变化量,dBa振动试验 0.1b冲击试验 0.1c扭转试验 0.1d拉力试验 0.1e重复插拔试验 0.2f高温试验 0.2g低温试验 0.2h高低温循环试验 0.2i盐水喷雾试验 0.23.3 图形和尺寸3.3.1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两种形式的插头如图1及图2所示。图1 跳接线式插头 图2 引线式插头3.3.2 互连装置的图形和尺寸 本规范给出的互连装置要确保无实际损伤的机械互换性,并保证插头和转接器之间的精确互接。3.3.2.1 插头 插头的图形如图3所示,结构尺寸由表2给出。图3 插头表2标记尺寸,mm注最小值最大值 A-2.500(1) B4.40- C-6.00D2.92-E-4.05(4)F1.772.75GM8 0.75-6H(3)H-0.50(2)I3.50-(3)J3.95-K-2.14 注:(1)在插针(ferrnle)端面上允许有最大深度为1.2mm 45 的径向倒角。 (2)在完全装配好的条件下,测量尺寸H需从它的最前面的连接螺母为基准。 (3)当推荐的I超过3.92mm时,螺母螺纹的底部(沟槽)的长度将大于0.45mm。要求螺纹长度标称值为3.50mm。 (4)图3中标示的尺寸E表示出装配条件下,插头尾部的长度。它表明插针体是可变动的,受互连面的轴向压力作用而变动,因此尺寸E是可变的。装配时,指向互连面的轴向最大压力,要确保其对互连端面不受损伤。3.3.2.2 转接器 转接器的图形如图4所示,结构尺寸由表3给出。图4 转接器表3标记尺寸,mm注最小值最大值 A-2.498(1) B4.184.38 C6.05-D-2.90E3.60-(3)F-1.75GM8 0.75-6g(2)H0.40-I2.8-(2)J-3.90K2.15-(3) N2.15- 注:(1)FC型转接器转接器有一个弹性套筒,其尺寸与所用材料有关,最大值2.498mm仅作参考。弹性套筒须符合标准,其弹性在插头插拔500次后,附加损耗小于0.2dB。 (2)转接器销口的最小矩形周长由K和F的尺寸决定。3.4 标准连接器 标准连接器是一个精密制造的连接器,它包括标准插头和转接器,用作测量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因此它的尺寸公差要求高。3.4.1 标准插头 标准插头的插针体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面要求: 插针体外径:2.499mm 0.0005mm; 插针体外径不圆度:<0.5 m; 纤芯与插针圆柱体的同轴度:<0.5 m; 角对中误差:<0.5 ; 标准插头的图形和尺寸见图5及表4内数据。图5 标准插头表4尺寸,mm最小值最大值 A2.49852.4995 B4.404.43 C5.956.0D2.9-E3.754.0F1.75-GM8 0.75-6HK1.92.13.4.2 标准转接器 使用标准转接器作连接器光学性能测试时,在任意方向(位)下三次测试值相互间的最大变化量小于0.1dB。 标准最大转接器的图形和尺寸如图6及表5所示。图6 标准转接器表5尺寸,mm最小值最大值 A-2.498 B4.304.35 C6.056.10D-2.90E3.60-F-1.75GM8 0.75-6gH0.40-I2.8-J-3.90K2.152.20 N2.152.604 光纤光缆参数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所使用的光纤及光缆参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4.1 光纤 a. 光学特性 衰减: 1dB/km; 截止波长:1.10 1.24 m。 b. 几何参数 包层直径:125 2 m; 模场直径:9~10 m; 模场同心度误差: 0.5 m; 包层不圆度: 1%。 c. 光纤筛选张力: 5N。4.2 光缆 所用尾部光缆外径分别为2mm和3mm两种。光缆外表光滑无疵眼,其特性除与光纤相同外,还应具有下面条件。 a. 衰减: 1.2dB/km; b. 外径不圆度: 10%; c. 抗拉强度: 100N(外径2mm) 200N(外径3mm); d. 最小弯曲半径:30mm; e. 温度特性:-25~+70℃时,光缆附加衰减 0.2dB/km。 注:当采用其他规格光缆时,可参照上面指标。5 胶合材料 制作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所使用的粘结胶必须对连接器结构无不良影响,其物理、化学及光学特性应与光纤匹配,不得有损害光学性能的情况发生。6 测试6.1 测试条件 连接器的测试应在GB 2421中所规定的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温度:15~35℃; 湿度:45%~78%; 气压:86~106kPa。6.2 外观 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前,首先对连接器的外观进行检查,其外观必须平滑、洁净、无油污、伤痕和裂纹,各零件组合须平正,插头与转接器的接合须平顺,易于插拔。6.3 光学性能测试 插入损耗测试:6.3.1 引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6.3.1.1 基准法 引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基准法为截断法,其步骤如下: a. 按照下面原理图7测量,并记录P1。图7 b. 在保证P1稳定后,截断临时接点TJ与与插头之间的光纤,此截断点的位置L 1应不少于30cm,见图8。图8 c. 待系统稳定后,按图9测量并记录P0。图9 d.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 按公式(1)计算: =-10lg(dB) (1) e. 每对连接器测试次数为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 注: ①为保证高价模不影响测试,在接光源的插头尾纤上打一个小圈。 ②光源的波长(包括总的谱线宽度)必须比光纤的截止波长长。 ③为减少测量误差,临时接点的接头损耗控制在0.5dB以内:测量P1及P0时,须用同一个适配器,光纤切断端面要平整、光滑并与光纤轴线垂直,使其趋向某一稳定值。6.3.1.2 替代法 当连接器尾纤长度小于10m时,其尾纤的损耗值可忽略不计,可采用替代法。 a. 按原理图7测试,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 b. 在保证P1稳定后,按图10测量并记录P0。图10 c.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 按公式(1)计算。 d. 每对连接器测试3次算术平均值,它的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 注:除基准法注 ①、②外,由于P0与P1测量的状态不同,其插入损耗与基准法(截断法)可能有一附加值,所以在批量测试前,应作试验,若有附加值,应把其考虑进去。6.3.2 跳接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 跳接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采用公共标准连接器法。其步骤如下: a. 按照下面原理图11进行测量,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及P0值。图11 b. 连接器被测端插头的插入损耗按公式(1)计算。 c. 每端插头测试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7 试验 试验条件与6.1相同,另外,进行试验前,试样应先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作预处理,试验后亦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7.1 机械性能试验7.1.1 振动试验 a. 条件 频率:10~60Hz,单振幅0.75mm; 频率:60~5000Hz,加速度为98m/s2。 b. 方法 任选一种条件作试验,试样放在振动台上并应在X、Y、Z三个垂直方向的每一个方向上承受振动,方向之一应与连接器的公共轴线平行。每个方向持续时间为30min。 c.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a点。7.1.2 冲击试验 a. 条件 冲击严酷度和波形从表6中选择。表6加速度,m/s2,波形脉冲持续时间,ms294半正弦波18490半正弦波11981半正弦波64900半正弦波1 b. 方法 任选一种条件作试验,试样放在冲击台上并应在X、Y两个相互垂直的每一方向上承受冲击,每个方向冲击3次。 c.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b点。7.1.3 扭转试验 a. 条件与方法 如图12所示,把试样上端固定,下端垂挂1000g的负载。将尾光缆扭转 180 计为两次。每分钟扭转10次,共计200次。 b. 试验后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c点。7.1.4 拉力试验 a. 条件与方法 如图13所示,将试样上端固定,下端自然下垂自然下垂加载负荷,每次1kg,逐次加至5kg后保持30min。 b.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d点。图12 扭转试验 图13 拉力试验7.1.5 重复插拔试验 a. 条件与方法 如图14所示,在对方插头插入的状况下,以通常使用方法预以插入和拔出。每分钟10次。每10次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同时对插针及转接器的弹性套筒进行清洗。共插拔500次,并记录50次插入损耗值。 b.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e点。图147.2 温度特性试验7.2.1 高温试验 a. 条件与方法 最高温度:+70℃。先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把其放放精度为 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每升高10℃观察并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直至+70℃。尔后保持恒温2h,记录其插入损耗。恢复至常温后,记录其插入损耗值。 b.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f点。图15 温度特性试验盐水喷雾试验7.2.2 低温试验 a. 条件与方法 最低温度:-25℃。 先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把其放入精度为 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降低温度,每降低5℃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直至-25℃。尔后保持恒温2h,记录其插入损耗。恢复至常温后,记录其插入损耗值。 b.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g点。7.2.3 高低温循环试验 a. 条件与做法; 温度范围:-25~+70℃; 温度变化率:1℃/min; 循环次数:3次。 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置于精度为 2℃的高低温箱内,见图15。接着升温,直至+70℃,尔后保持恒温30min。然后降温,直至-25℃,尔后保持30min。至此为一个循环。试样取出放在常温下2h,拭净水珠,测量并记录其插入损耗。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 b.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h点。8 盐雾试验 a. 条件与方法 盐雾浓度:5%; 严酷度:+35℃,48h。 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将试样置于图15所示的盐水喷雾箱内,加温到+35℃后恒温48h,把试样取出在常温放置2h,拭净后测试其插入损耗。 b.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i点。9 检验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由具有独立职能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标准要求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的检验分两类:出厂检验(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9.1 出厂检验 分日常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9.1.1 日常检验 该检验是生产厂家对全部产品进行的检验,其检验数据应随同产品提交给用户。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需要进行日常检验的项目是:插入损耗。9.1.2 抽样检验 它是从批量产品中或不同时期产品中按一定比例抽取完整的产品或样品进行的检验。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需要进行的抽样检验项目是:振动试验、冲击试验、温度特性试验、重复插拔试验。当需要时,还要进行扭转试验、拉力试验和盐雾试验。抽样数量由生产厂家自定,但所抽数量应能代表该批产品的质量水平。根据合同,用户可派人到生产厂家进行产品交收检验,它包括审查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日常检验数据和抽样检验情况。交收检验抽样件数:对日常检验项目,一般不超过生产研究提供产品的1/10~1/5;对抽样检验项目,一般不超过提供产品的1/100~5/100。对于一些费时的检收项目,一般尽量不再作试验,但厂家必须提供同类产品以前做过的试验结果给用户参考。9.2 型式检验 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称为型式检验。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品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10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10.1 标志10.1.1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尾部光缆一般为黄色(桔黄)或橙色。10.1.2 产品上应标有产品编号、生产日期。10.1.3 产品包装盒(袋)上应标有产品型号、厂家名称。10.2 包装 产品应包装好,每付连接器的插头和转接器均用保护帽盖好,并盘卷好,盘卷直径应不小于尾部光缆直径的25倍。然后放在盒(袋)中,每盒(袋)一般不应超过5付。10.3 运输 当产品需要长途运输时,需用木箱或硬纸箱作外包装,在箱上写明不能大力抛甩、碰、压及防雨防油污标志,以免损坏产品。10.4 贮存 产品不能长期放置在露天或有严重腐蚀的环境中,也不得长期放置在工作温度范围以外的环境中。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臣桓、胡台光。室内软光缆 提供散状跳线单芯跳接线的连用于室内机架连接,连接简易,方便经济,易于安装、体积小、容量大 插入损耗低、反射衰减高分出光纤有专用套管保护、使光线不被拧断或损伤,且弯曲性能好.泰州市高港区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同轴连接器、尾纤适配器、馈线头跳线、通信电缆、西门子L9等、单模多模、7/8头1/2头、SYV-75系列、BNC/SMA华为、法兰盘、转换系列、单元板、爱立信华为、光纤配线设备、基站馈线窗、数字配线架、诺基亚NEC、及终端、卡、胶泥、(DDF/ODF)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部设在泰州经济开发区,泰州市高港区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泰州市高港区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泰州市高港区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