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方面,则应用约80到90℃的水。千万不要用100℃沸腾中的水,因为龙井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所以茶叶本身十分嫩。如果用太热的水去冲泡,就会把茶叶滚坏,而且还会把苦涩的味道一并冲泡出来,影响口感。那么怎样控制水温呢?我们当然不会拿支温度计去量,所以最好的是先把沸水倒进一个「公道杯」,然后再倒进茶盅冲泡,这样就可轻易控制了水温。还有一点要记紧的,就是要高冲,低倒。因为「高冲」时可增加水柱接触空气的面积,令到冷却的效果更加有效率。茶泡好,倒出茶汤后,若然不打算立即冲泡,就该把茶盅的盖子打开,不要合上。至于在茶叶份量方面,茶叶刚好把茶盅底遮盖就够了。冲泡的时间,是要随冲泡次数而增加。中茶文化-龙井的泡法没有一定的方式,不过享受龙井茶时不仅只是品味其茶汤之美,更可以进一步在冲泡过程中欣赏龙井茶叶旗枪沉浮变化之美;一弄龙井:上投法 龙井茶叶,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 1.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200ml),置入适量适温的开水后,投入约5公克龙井茶叶。 2.静待龙井茶一片一片下沉,欣赏她们慢慢展露婀娜多姿的身态。 3.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 4.再仔细些欣赏,这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呢! 5.虽然已经可以品饮了,但总难舍,再看她一眼。 二弄龙井:中投法 1.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200ml),先置入适温开水约三分之一,投入约5公克龙井茶叶,静待茶叶慢慢舒展。 2.待茶叶舒展后,加满开水。 3.可以喝了!但还是难舍,容你再多看她几眼。 三弄龙井:下投法 1.准备瓷盖杯(本例大小约150ml),温杯,投入适量龙井茶叶。 2.加入少许适温开水。 3.拿起冲泡杯,徐徐摇动使茶叶完全濡湿,并让茶叶自然舒展。 4.待茶叶稍为舒展后,加入九分满开水。 5.等待茶叶溶出茶汤。 6.用杯盖稍微拨动茶汤,使茶叶溶出的茶汤更平均。 7.倒入小茶杯中品饮。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歌》。西湖龙井茶向以 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 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西湖龙井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所采的茶芽,称为雨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头,属西湖龙井之极品。西湖龙井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过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西湖龙井,掌火十分讲究,素有 七分灶火,三分炒 之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叶质量。炒制时,分 青锅 、 烩祸 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