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 ,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村而得名,习惯上称为西湖龙井,有时简而化之,索性称这种色香味形别具风格的茶叶为龙井。西湖龙井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风韵,精湛的制作工艺而蜚声于国内外市场,以 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四绝 誉满全球。 历史上龙井茶有 狮、龙、云、虎、梅 字号之分,分别产于杭州市西湖区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和梅家坞一带,其中产于狮峰的 狮 字号品质最好。 茶的冲泡方法很多,选用哪种方法冲泡,不但取决于茶叶的品种,还取决于该茶叶的鲜嫩程度。掌握好茶量与水量的比例以及水温、冲泡时间,是冲泡绿茶的关键(其实也是冲泡所有茶叶的关键)。如果掌握不好,不但容易失去该茶叶特有香气和细腻口感,而且会有苦涩感。冲泡细嫩度高的名优绿茶,茶叶与水的标准比例是150㏕水/3g茶叶,即50/1。依据茶叶嫩度,水温可从70-95℃。冲泡时间因茶叶品质和注水方法而不同,一般可从15秒 2分钟不等。现在介绍几种常用的冲泡方法:1.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热水,待水温适度时再投放茶叶。此法多适用于细嫩炒青(如特级龙井、特级碧螺春、特级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等等)、细嫩烘青(如竹溪龙峰、汀溪兰香、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绿雪等等)等细嫩度极好的绿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等待至70℃时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饮操作难度较大,不很方便。2.中投法: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热水(尤其是对于刚从冰箱内取出的茶叶),待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后,再注满热水。此法适用于虽细嫩但很松展或很紧实(如英山云雾、竹叶青、婺源茗眉)的绿茶3.下投法: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4.先凉后热法:投放茶叶后,先用少许可饮用的常温凉水浸泡三分钟左右,使茶叶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将热水一次注足。此时的热水温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冬天水温在100℃也可以。此法适用于冲泡各级嫩度茶叶,但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以上各法冲泡的每一泡茶水,应在3-5分钟之内品完,或先将茶水沥出至品尝杯中之后品饮,这样边冲泡边品饮,每一泡茶汤的浓度均匀,口感会比较好。而茶叶在茶汤中浸泡时间过长,随着茶汤温度降低,汤色和口感都会变差。要点:1.看茶叶:a.干看:用什么水温冲泡该绿茶,全靠干看时的判断了。除了要判断所看绿茶的炒青、烘青、蒸青、晒青所属类别,更要着重观察判断茶叶的细嫩度、均整度和洁净度。最后要凑近鼻子闻一闻。b.汤中看:看其上下沉浮,舒展翻飞,汤中有无毫絮,芽叶情况等。C.最后看看底叶。2.冲泡时间:茶叶和茶具一旦确定,就看水量和冲泡温度的掌握了,尤其是冲泡时间的把握。这个需要反复练习,积累经验。3.水温:水温的把握最难。因为我们不是做科学实验,不可能品茶时,还带上一个温度计,而不同的绿茶却需要用不同水温的水冲泡,温度越准确,效果越好。这个同样需要反复练习,逐步熟练掌握。绿茶的冲泡方法绿茶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茶类,其品种最多,产地也最广。绿茶也称 不发酵茶 。因制作时不经过发酵,干叶、汤色、底叶均为绿色,所以叫 绿茶 。根据杀青和最终干燥方式的不同,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四大类,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 半烘半炒绿茶 。多数绿茶的品质以春茶最佳,越细嫩等级越高。品绿茶主要是突出品其一个 鲜 字,品其特有的香气,其次是品绿茶的色与形的美。食、药、茶最初是同源的,后来人们将药、茶与食分开,再后来饮茶与服药又分开,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茶叶最初的品种只有绿茶,所以人类品饮绿茶的历史最悠久。古人饮茶初期不是象我们现在这样冲泡,而是象对待药一样用煎煮的方法。最早记载壶泡绿茶法的据说是是明代张源《茶录》一书。其里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用茶壶冲泡绿茶的方法。明代陈师著《茶考》一书记载了最早的杯泡绿茶法: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曰:撮泡。现在,标准的品具是白瓷茶杯或白瓷茶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察看汤色。日常饮茶还可用透明玻璃杯,以便充分欣赏绿茶在茶汤中沉浮舒展,上下翻飞的美景,或者使用紫沙壶。至于其他茶具,如大茶壶、旅行杯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若以杭州虎跑泉水冲泡,香清味冽,号称杭州 双绝 。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