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系灌木型纯种,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安溪地区产茶始于唐代,井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其中又以铁观音树种所制的茶制作工艺严谨精巧,品质最优,这就是所谓的安溪铁观音茶。据载,安溪铁观音起源于清雍正年间(1725-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分春茶、夏茶(6月中下旬~7月上旬采制)、暑茶(8月份采制)、秋茶。 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采摘芽叶要求很高,只采两三叶。采茶日之气候以晴天有北风天气为好,所采制茶的品质才最好。因此,当地采茶多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前进行。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其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 铁观音茶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其名称的由来却颇有番讲究。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茶种以铁观音茶制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这与福建铁观音茶的概念有所不同。 安溪铁观音制茶品质以春茶(4月中下旬~5月上旬采制)为最好,秋茶(9月下旬~10月上旬采制)次之,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 五不 ,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其中以午青品质为最优。1、采摘 在晴天的正午----下午3时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而且茶叶的鲜嫩度要适中。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一季其实没几天的。如果下雨,就全泡汤了。如果要制作高档的铁观音,有严格的采摘标准。一般选三叶一芽,鲜嫩度适中。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来才会形成高档气质. 2、晒青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促进鲜叶内含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为摇青作准备。3、静置青叶经过晒青后,将青叶归筛,放入做青室静置,青叶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青间静置时,叶梗、叶脉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 4、摇青当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 摇青机 中准备摇青。就是用电动机让摇青机转动。鲜叶在摇青筒中进行碰撞、散落、磨擦运动,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青草味挥发。作用:使叶缘细胞组织受摇青机的磨擦作用以及叶与叶之间的碰撞作用而被破坏,使茶多酚等化合物与酶接触,促进物质的转化;同时,水分也缓慢地蒸发而减少。摇青与静置是反复多次交替进行的。其是形成茶叶品质最关键的环节。摇青与静置合称做青,做青适度的标准就是所说的 绿叶红镶边 ,如上图,看到红边了吗。杀青也称炒青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上图是用滚筒杀青机在杀青/ 6、整形包揉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利用 速包机 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如上图,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7、揉捻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 揉捻机 中进行揉捻做形。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 颗粒状 ,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8、焙火将茶揉捻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至于炉中焙烤。 包揉、揉捻与焙火是多次重复进行的。直到外形满意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成品。以上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铁观音的生产过程,其实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环节出差错,就不能成好茶。制作一泡好茶真的是难。茶农的劳动也真的是很辛苦,经常是一天没有几个小时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