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新田茶厂,自产自销,品质好,价格优。欢迎广大客户光临。地址:浙江安吉皈山孝源村。电话:15067251655 产品简介: 等级:明前特级 价格:1500/500g 备注:此产品鲜叶于2010.03.27.17:00采摘,当晚23:00加工完成。 特点:芽头粗壮,采工均匀,白度好。冲泡后汤色漂亮,香味充足。高档安吉白茶中的极品。 联系电话:15067251655地址:安吉县孝源村。 产品介绍: 等级:雨前特级 价格:1200/500g 备注:此产品鲜叶于2010.04.02.11:00采摘,当晚18:00加工完成。 特点:整体粗壮,采工均匀,白度好。冲泡后汤色漂亮,香飘四方。高档安吉白茶中的精品。 产品包装简介: 名称:御品白茶 内包:50g/罐 250g/盒 价格:60元/每盒/250g 特点:此包装是仿青花瓷,外形美观,内饰漂亮,过年过节送亲朋好友极佳选择。 名称:安吉白茶 内包:50g/罐 250g/盒 价格:50元/每盒/250g 特点:此包装属于中偏低包装,内赠双层茶杯一只。 产品介绍: 高山茶,又名烘青,炒青,以高山无农药鲜叶为原料加工制成。绿色茶饮,20/包/250g.价格优,绿色健康,是老百姓首选。安吉白茶烘干机安吉白茶理条机安吉白茶杀青机烘青杀青机烘青揉捻机 现在还在老厂区,所以机器都有点旧,等新厂区造起来就漂亮啦!!! 安吉白茶起源,特异性状鉴定与利用: 白茶据历史记载在唐朝《陆羽》茶经中就有,宋徽宗《大观茶论》中就有 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非人力所致。 并有 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 的说法。 安吉珍稀白茶发现于清同治年间,有百余年历史,首先发现者是业主桂姓人家的祖上,从安徽迁移到安吉县天荒坪大溪村横坑坞落户,开垦种植后自然形成野生茶园,而由于大自然的恩赐,在桂家海拔高度800米处生长着一株 白茶树 ,每年春季新发芽叶变异由返白期---复绿期的过程约25-30天左右(视温度、光照的不同),可以采制 白叶茶 ,其色泽、香气、滋味与常茶不同。白茶开花满树,结果极少,不能自行繁衍,当地人曾用茶籽播种未获成功。 1980年农业部门牵头,县农业局参与,由安吉县林科所申报县科委设 浙北地区当地茶树品种选育试验课题 ,首先进行了全区三个县十一个乡的茶树品种调查选优工作,共选出四十九株优良单株。81年春在选定白茶树上采集537枝穗条,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剪取500余短枝穗,扦插在安吉县林科所办公室后0.8平方米的苗床上,进行细心管护,秋季调查成活288株第一代无性系白茶苗,82年春移栽于小区试验地75丛,经四年观察记载,其叶形、叶色等性状与母树保持不变,具有遗传稳定性,终于第一代无性系安吉珍稀白茶在安吉县林科所获得成功。1999年,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与县林科所共同实施的 安吉白茶特异性状的鉴定与利用 课题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安吉白茶是天然形成的茶树叶色可逆性白化变异材料;发现时仅剩单株,面临绝种危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抢救这一珍稀资源,采取边繁育、边研究、边开发的策略。对安吉白茶之特异性状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鉴定分析与开发利用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 (1)进行了区域性栽培对比试验,建立了示范茶园,优化了扦插繁育技术。在硬枝扦插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嫩枝扦插技术,加快了安吉白茶的繁育速度。 (2)确定了安吉白茶特异性状的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每年春季新生叶片都要经过一个可逆的白化过程,其时茶树叶片玉白,叶脉翠绿,状如凤羽,加工为成茶后外形细秀,貌似兰花,入汤后叶白脉绿,具独特观赏价值。其二,由理化分析发现白化期叶片氨基酸含量较高,而茶多酚含量较低,因而炒制成茶后滋味鲜爽,汤清色亮且香高持久,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奠定了安吉白茶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3)根据安吉白茶特异性状特点,研制成功了创新名茶 玉凤茶。其成茶每公斤最高售价为2000元至4000元,投产茶园亩产值达万元以上。同时安吉白茶于1998年5月被浙江省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浙江省级优良品种。 (4)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着重对其特异性状表现与温度间的关系,以及安吉白茶两大特异性状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证明,安吉白茶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其白化性状得到表现的必要条件为芽萌发时的环境平均温度不高于20℃;而白化后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在田间表现为日均气温需稳定通过15℃达10天。该结果为确定安吉白茶的适宜推广区域确立了理论依据。并阐明了安吉白茶叶片白化的直接原因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而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出现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安吉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 (5)本项目研究,使对安吉白茶变异体的认识提高到了理论高度,为这一珍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安吉白茶资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抢救与保护,成功地挽救了这一濒临绝种的宝贵资源。 温馨提示: 1:茶酒相伴易伤肾 俗话说: 茶酒不分家。 许多人不仅爱品茶,就连在醉酒后,以茶解酒也成了不可改变的习惯之一。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茶和酒与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形影不离,许多人不仅爱品茶,就连在醉酒后,以茶解酒也成了不可改变的习惯之一。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却发现:酒后饮茶会损伤人的肾脏。 对于酒,李时珍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出 酒,天之美禄,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可见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知道饮酒要适度。同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酒后饮茶的危害也作了明确的表述: 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 。 许多人由于缺乏医学常识,酒后往往爱饮茶,想以之解除酒燥,化积消食。但是中医理论认为,酒味辛甘,入肝、肺二经,饮酒后阳气上升,肺气增强。而茶味苦,属阴,主降。酒后饮茶,特别是饮浓茶对肾脏不利。酒精进入肝脏后,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最终成为水和二氧化碳,经肾脏排出体外。而茶碱有利尿作用,浓茶中含有较多的茶碱,它会使尚未分解的酒精产物过早地进入肾脏,而损害肾脏。虽然与肾脏的代偿能力相比,这种损伤不易立即被发现,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损伤后,后果不佳。 鉴于此,有酒后饮茶习惯者,最好改之。常饮酒者,饮酒后可多吃些新鲜水果,既能润燥化食,又能醒酒。 2:泡茶用泉水更显茶香 对于中国人来说,泡茶用水历来是很讲究的。唐《梅花笔谈》中的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曰: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下耳 。可见,泡茶用水是非常重要的。据民间传说,王安石患痰火之症,需要用阳羡茶和瞿塘水中峡水,才可治。苏东坡因公过三峡,王安石便托他带一瓮瞿塘中峡水。东坡因鉴赏三峡风光,船到下峡才想起取中峡水的事,怎耐水流湍急,无法回溯。只好将就汲了一瓮下峡水,充作中峡水。王安石指出其伪,东坡大惊,问何其知之。王安石说,此水泡茶半晌方有色,以是知为下峡水,东坡叹服。故事虽是传说,但说明茶和水有密切关系。 泡茶用什么水最好?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指出: 其水,用山水(即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所以概括地说,沏茶以泉水为最好。这是因为泉水是经过很多砂岩层渗透出来的,相当于多次过滤,不再存有杂质,水质软,清澈甘美,且含有多种无机物;以此种水沏茶,汤色明亮,并能充分地显示出茶叶的色、香、味。 好马配好鞍,好水泡好茶,好菜需好厨,同样好锅加好水,才是绿色健康的选择。 3:冷茶与隔夜茶注意事项 曾有一种传说,因为隔夜茶中含有二级胺,可以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喝了容易得癌症,因此认为 隔夜茶喝不得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二级胺本身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尤其是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从最普通的食用面包来说,通常也含有2毫克/千克的二级胺,如以面包为主食,每天从面包中摄取的二级胺达1毫克~1.5毫克。而人们通过饮茶,从茶叶中进入的二级胺只有主食面包的1/40,微不足道。而且二级胺本身并不致癌,而是必须在有硝酸盐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亚硝胺,并且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有致癌作用。饮茶可从茶叶中获得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试验证明,这两种物质都能有效地阻止人体中亚硝胺的合成,成为天然的亚硝胺抑制剂。所以,饮隔夜茶不会致癌。但是从营养和卫生角度来看,茶叶冲泡以后,时间长了,茶汤中的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成分会因逐渐氧化而降低。另外,茶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是细菌、霉菌的培养基,茶汤没有严格的灭菌,极易滋生霉菌和细菌,导致茶汤变质腐败,这种变质了的茶汤当然不宜饮用。 有许多人有饮冷茶的习惯,冷茶如果没有变质,是可以饮用的。但千万要小心,不能把饮过一部分的茶汤放置长时间后再饮用,这是很不卫生的。经过严格灭菌措施生产的冷茶饮料,也是可以饮用的。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罐装茶水,大多属于这类冷茶,其中添加有抗氧化剂,并经严格灭菌处理,保质期都在半年到一年以上,是一种理想的旅游和餐桌饮料。 4:淡茶养身,浓茶伤身 茶有提神醒脑、促进消化、有益健康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如果饮茶过浓,就会伤害身体。对于老年人来说,注意饮茶的浓度对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老年人经常性地大量饮用浓茶容易出现很多身体不适状态,比如说容易造成胃液稀释,不能正常消化。一个人每天正常分泌胃液是1.5-2.5升,这些胃液能够对一个人每天所摄取的食物进行合理消化。当大量饮用浓茶后就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有的甚至还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另外茶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茶叶中含有鞣酸,红茶约含5%,绿茶约含10%。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使人体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而且喝浓茶易产生便秘症。茶叶中的鞣酸不但能与铁质结合,还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块状的,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导致便秘症的产生。对于患有便秘症的老年人就会使便秘更加严重。 最后,浓茶致使血压升高和心力衰竭。同时,浓茶液大量进入血管,能加重心脏负担,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加重心力衰竭程度。 凡事有度。饮淡茶可以养生,饮浓茶则有损健康。为了延年益寿,安度晚年,望老年人饮茶应以弃 浓 择 淡 为要。 安吉白茶冲泡: 安吉白茶冲泡前的准备 1.茶叶选择:要选择一芽二叶初展,干茶翠绿鲜活略带金黄色,香气清高鲜爽,外形细秀、匀整的优质安吉白茶。 2.泡茶用水:冲泡安吉白茶选用境内黄浦江源头水是最佳选择。由于安吉白茶原料细嫩,叶张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为宜。(一般泡茶选用纯净水或过滤水为好,不适合使用矿泉水或矿物质水,矿泉水或矿物质水中的矿物质粉味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3.茶具:冲泡安吉白茶选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盖碗。通过玻璃杯可以尽情地欣赏安吉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态,品其味、闻其香,更能观其叶白脉翠的独特品格。除冲泡杯外,冲泡安吉白茶还需要备有:玻璃冲水壶,观水瓶、竹制的本色茶盘,茶托、茶荷、茶匙、茶枝、茶巾和白色瓷质漂盘等器具。 安吉白茶的冲泡: 1.备具:将安吉白茶冲泡时的用具逐一端到桌上。 2.备水:将沸水倒在玻璃壶中备用。 3.观水:取黄浦江源头水,高冲于观水瓶中,再插入白茶鲜叶枝条,泉水清彻,枝条在水中漂浮,给人以动感。 4.赏鲜叶:安吉白茶鲜叶形似兰花,叶肉玉白,叶脉翠绿,鲜活欲出。 5.温杯:倒入少许开水于茶杯中,茶艺小姐双手捧杯,转旋后将水倒于孟。 6.置茶:用茶匙取安吉白茶少许置放在茶荷中,然后向每个杯中投入3克左右白茶。 7.浸润泡:提举冲水壶将水沿杯壁冲入杯中,水量约为杯子的四分之一,目的是浸润茶叶使其初步展开。 8.运茶遥香: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将茶杯顺时针方向轻轻转动,使茶叶进一步吸收水分,香气充分发挥,遥香约0.5分钟。 9.冲泡:冲泡时采用回旋注水法,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杯中上下旋转,加水量控制在约占杯子的三分之二为宜。冲泡后静放2分钟。 10.奉茶:用茶盘将刚沏好的安吉白茶奉送到来宾面前。 11.品茶:品饮安吉白茶先闻香,再观汤色和杯中上下浮动玉白透明形似兰花的芽叶,然后小口品饮,茶味鲜爽,回味甘甜,口齿留香。 12.观叶底:安吉白茶与其他茶不同,除其滋味鲜醇、香气清雅外,叶张的透明和茎脉的翠绿是其独有的特征。观叶底可以看到冲泡后的茶叶在漂盘中的优美姿态。 13.收具:客人品茶后离去,及时收具,并向来宾致意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