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了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化和检测技术发展历程,包括玻璃钢/复合材料早期的化工作、化工作的归口管理、制修订情况,以及玻璃钢/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测试、无损检测、老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夹层结构测试等。
密集柜的规格技术参数:高度2300mm,节距900mm,宽度500mm,层数为6层,层距330㎜,每层搁板均匀承重80㎏、主要由20mm×20mm方钢轨道、3.0mm底盘、1.5mm复柱立杆、1.0mm搁板、1.2mm侧面板、1.0mm门板、旋动机构、防震装置、防倒装置、制动装置以及防尘、防鼠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智能密集架(密集柜)集手动、电动、电脑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密集架,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宏观自动化架体控制。

建造了1∶5无砟轨道模型,并模拟了袋注法与模注法2种工况,测试了轨道板及混凝土底板的激振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袋注法时,使用CA-3砂浆的轨道板振动加速度远大于另外3种砂浆,同时混凝土底板振动加速度也远小于另外3种砂浆,使用SL-1砂浆的混凝土底板振动加速度幅值,时间长;采用模注法时,使用CA-2砂浆的轨道板振动加速度远大于其他砂浆,使用CA-1砂浆的混凝土底板振动加速度幅值大于其他砂浆.在仅考虑轨道板与混凝土底板振动的情况下,袋注法CRTSⅠ与模注法CRTSⅢ是较为的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三种传动方式各自,互不影响。双面操作面板更使对产品的操作随心所欲、可以做到电动开关每一列架体,在每列架体的面板上都装有电机启动按钮,当管理人员需要打开任何一列架体,只要轻按开启按钮,架体就可自动打开。如果停电的时候,也可以用手摇动摇把,手动开启密集架、为方便的是智能密集柜安装有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软件,软件程序可安装于档案管理计算机中,在档案存放时就在计算机中建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只要在计算机管理界面输入需要查询的档案,该档案所在的密集架架体即可自动打开。

格构增强复材夹芯板在土木工程领域已广泛应用,然而工程设计尚未解决。基于现有的格构增强复材夹芯板受力性能,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建设成本进行计算。后与已投入使用的格构增强泡沫复材夹芯板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相比于原构件,后的构件建设成本显著降低,经济效益得以提升。
(2)红外线感应保护:智能型密集架的架体之间都安装有红外感应系统。当密集架被打开时,红外感应自动启动,工作人员在架体间工作时,密集架无论是电脑还是电机按钮都无法启动合架,这样防止其他工作人员不知其中有人随意开合架体而夹伤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3)电磁保护:智能型密集架还安装有电磁感应系统,如红外感应一样,当架体间有人时,不能随意开合其他架体,保护工作人员的.

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工艺中,构件的脱模变形是影响成型的重要原因。通过热电偶和光纤光栅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构件在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进行了在线监测,研究了模具构件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应变发展,并分析了树脂固化对模具构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过程初期,应变主要来自构件压实和树脂的流动、凝胶,而后模具构件的相互作用会随树脂固化度的增大而增大,模具与构件之间转变为粘接状态,降温时模具构件的相互作用会使二者发生分离导致构件发生应力释放,并且应力释放会使模具构件的相互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