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电子商务 » 电商巨头染指信用支付 对传统金融业尚不构成威胁

电商巨头染指信用支付 对传统金融业尚不构成威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21:31  来源:贸易谷  作者:贸易谷络  浏览次数:139

    被外界解读为“无卡的信用卡”由银行提供资金来源

    业内分析

    进入2013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金融领域动作频频。上周,阿里金融推出的一项“信用支付”业务引起极大争议,被外界解读为“无卡的信用卡”,未来甚至有可能消灭信用卡。有预测认为,阿里金融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IPO的最大亮点。

    不过,阿里巴巴相关人士昨日对记者说,该业务有别于个人消费贷款,更不是所谓的虚拟信用卡,而是一种信用支付,目前只在湖南和浙江两地进行试点,也仅限于用户在无线端支付,信贷资金来源出自合作银行。对于外界争议,预计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计划在本周就此事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支付宝将对用户授信

    阿里巴巴即将推出的信用支付业务,被认为是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产品。据介绍,支付宝将根据用户交易数据进行授信,信用额度可用于在淘宝等购物支付,用户需要在还款日之前进行还款,最长可获得38天免息期。支付宝将向已签约的商户每笔信用支付交易收取服务费,费率与信用卡大体一致:淘宝为1%;天猫为1%,目前优惠期为0.8%。

    目前阿里金融已开始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主要包括注册时间长短、网上消费不良记录、实名认证、买家信用等级等核心指标,并根据用户的资质分成不同的层级,并决定最后的授信额度,最低为200元,最高可达5000元,相当于一张普通信用卡的透支额度。预计4月份将在湖南、浙江率先上线。

    不约而同的是,2011年,招行行长马蔚华也提出未来几年内“消灭信用卡”的口号,并不是真正消灭信用卡这种支付方式,而是把信用卡和手机合一。阿里巴巴该支付业务则更向前推行一步,瞄准当前风头正热的无线支付领域。

    阿里金融公关负责人王彤说:“这和信用卡没关系,只是我们针对淘宝买家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不过记者发现,这种消费信贷又不同于普通的个人消费信贷。一般来说,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对每笔消费申请进行审核后发放消费贷款,年限相对较长,且资金较大,而阿里金融提供的信用支付并不需要每次审核,更像是一种信用卡功能,比如信用卡的透支额度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确定,授信额度、手续费和免息期与信用卡高度雷同。

    阿里巴巴该业务与传统信用卡业务的另一大不同之处在于无实体卡,目前仅限于无线端使用。“未来也会重点在无线端使用,暂无在PC端投入的计划。”他说。

    从数据看,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80亿元,预计到2013年将突破2000亿元。而在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青一代消费方式变革的带动下,这个市场代表着未来的商业机会。

    信用支付资金来自银行

    最受外界关注的是,阿里巴巴开展信用支付的资金来源是哪里呢?作为非金融机构,支付宝不具备吸储的可能,其沉淀资金使用也受到央行限制,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金融最多只能通过其小额贷款公司来放贷,但要向每个客户提供借款合同,这与小额快捷方便的移动支付相背离。

    记者了解到,其资金来源并非以上三种,而是采取和银行合作的方式,阿里巴巴提供个人信用数据,银行提供资金来源,但阿里巴巴没有透露具体是哪家银行。另外,就该创新业务方式是否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相关人士说:“肯定获得了许可,不然谁会冒这么大风险?做成了是有利于公众的事情,出了问题是自己倒霉的事情。”

    对传统金融业

    尚不构成威胁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表示,阿里金融并非要推翻传统机构,而是要摇一摇,让他们的楼更坚固。他说:“阿里会重建一个金融信用体系,在这个金融体系里面,我们不需要抵押,我们需要信用;我们不需要关系,我们需要信用。”在外界看来,淘宝和支付宝的所有消费技术数据,无论任何一个人在淘宝和支付宝的交易信息及个人信息都有明确记录,这才是现在所有线下银行最垂涎欲滴的肥肉。

    尽管手握庞大客户数据,但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目前仍只是银行业的一个补充,还很难突破。由于不能吸储,阿里金融在控制坏账率上要求会非常高,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其放贷规模。

    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说,银联零售商户交易费用一般一两个点,大部分还是被银行拿走了,银行有多大的动力支持支付宝革命?想打破银联垄断还是很困难。

    新闻链接

    首家网络保险公司试点获批

    本报讯(记者周慧)日前,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公开表示,保监会已经预批准腾讯作为首家试点公司,筹建网络保险公司。记者了解到,首家试点的网络保险公司正是日前正式获批筹建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批准在线互联网公司进入保险业,创新意图明显。但也有资深寿险人士认为,金融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互联网公司由于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库和庞大的资源,平台优势明显,“但是对于专业互联网公司而言,真正参与到金融业的开发上来需要大量专业的人力和资源,并非易事。”

    着眼专业网络财产险

    保监会在批复中表示,“众安在线的业务范围限于互联网相关的财产保险业务,不设分支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批文中特别提及“进行专业网络财产保险公司试点”。事实上,近来以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引发变革,金融领域下保险、银行、基金等各细分行业都开始高调挺进电商、移动支付等非传统金融业务领域。不过从银行业和基金业的触网现状来看,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大多还停留在“物理反应”的层面,对于金融体系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突破。目前国内保险行业至少已有16家财险公司、23家寿险公司开设了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的业务,而国寿、平安、太保、人保、阳光等保险集团已悉数开设保险超市、在线商城等网上销售专属平台。

    据此前媒体报道,众安在线产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和基于物联网的产品。比如虚拟货币失盗险、网络支付安全保障责任险,甚至还有基于语音技术的保险保障服务。有资深险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保险网销的产品相对简单且单一,多是财产险种类,始终都替代不了“面对面”的代理人渠道模式,“由于客户的理财需求和保障需求都是复杂且在日益变化的,所以简单的在线销售并非能解决客户‘一揽子’保险问题,目前看来,互联网公司的进入短期对保险业的冲击有限。”

    保险网销售后仍成问题

    事实上,保险网销仍有不少遗留问题亟待解决。记者了解到,网络销售大多是总公司在运营,分公司还是主要负责线下的销售。而网销由于没有地域界限,如何划分监管区域目前还没有明确化。同时,当客户遇到合同纠纷时,问题究竟该由谁来解决,责任如何划分,也是一个问题。

    有业内专家认为,在线销售保险的接受度有限、产品较简单、保费少,网络营销渠道对保险公司的业务贡献还很有限。另一方面,在线销售缺少“投保人”签名这一环节,尽管目前有保险公司推出了“电子签名”投保的服务,但是由于技术原因,目前推广仍然有限且没有专门的规范,专家表示,如果没有当事人的签名,为道德风险的发生留下了可乘之机,同时也诱引理赔纠纷的发生。

    “目前阿里巴巴和腾讯凭借强有力的网络会员平台,凝聚了庞大的客户资源,一旦进行深度的客户开发则前景相当值得期待。”专家表示,依靠企业经营数据和现金流的风险管理技术,互联网金融正在对传统的银行业产生冲击。甚至有专家断言,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完全有可能跳出传统的商业银行,间接或直接融资,缔造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