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经济纵览 » 共享经济时代的新金融挑战

共享经济时代的新金融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3 08:45  来源:中金在线  浏览次数:20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夏季达沃斯开幕式时强调了“分享经济”的概念。我们看到,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经济发展中的某些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Sharing Economy正是其中最具有革命性的领域和方向之一。从上世纪到本世纪,其英文所指的内涵在不断演变和更新。就其对应的中文来看,则体现出从分享经济到共享经济的过渡。现实中虽然经常被混在一起使用,但是与分享经济相比,共享经济所体现的内涵要更加广泛,自由度和社会化协同程度要高得多。
共享经济时代来临
早期的分享经济理念,主要针对市场经济国家快速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矛盾,试图通过优化和完善分配结构,从根源上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的某些失衡,缓解日渐凸显的各阶层利益冲突。进入新世纪之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经济与社会组织结构,对于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带来深远影响,逐渐对诸多行业的生产与商业模式产生冲击。这不仅使得剩余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用方式变得更丰富,抑制了资源价格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使得消费者主权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使用权”而非“拥有权”的交易,就能够更好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当然,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诸如Uber等一些分享经济的典型模式,但从分享经济到共享经济的整体转换,还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已经不可阻挡,这源自于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提升、市场经济伦理问题日渐突出的双重压力和动力。
金融创新总是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伴随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共享金融的探索也应运而生。作为起点,我们可以尝试对其内涵加以粗略描述。所谓共享金融,就是通过大数据支持下的技术手段和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构建以资源共享、要素共享、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消费者主权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共享经济模式壮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共享金融的发展根源
就我国来看,共享金融的发展根源,归根结底在于为了更好地应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矛盾与挑战。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有六大因素导致了共享金融的迫切性不断提升。一是我国当前面临“新常态”的发展格局,经济增长的长期问题与周期波动的短期问题纠缠在一起,调整产能过剩的压力与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并存,相应来看金融资源的供求也出现结构性失衡,即在金融业和金融运行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某些领域的金融供给过剩,某些领域的金融需求却难以满足。由此,共享金融对于解决这些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错配”难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二是虽然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已经“箭在弦上”,这使得原来国内相对封闭环境下的金融资源配置面临更多外部挑战,同时也带来跨境金融优化的现实机遇,通过运用共享金融的创新模式,可以给跨境的资金融通、财富管理等带来全新的天地。三是近年来主流金融体系发展快速,但与此同时经济中的许多问题却“积重难返”,这使得其配置资源的能力受到质疑。伴随主流金融机构的“脱媒”趋势,更加体现“人人”特点的体制外金融模式“崭露头角”,共享金融正是联系这些“新金融”的核心主线。四是与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性相似,迄今为止的金融创新在应对收入不平等方面乏善可陈,甚至带来许多不利于中低阶层的财富再分配,例如长期大起大落的股市。对此,如何真正使得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中的“弱势群体”,真正享受更加合理的金融服务,得到自身应有的金融权利,成为共享金融的重要突破点。五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聚、人口老龄化引起剩余金融资源的积累、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都有可能拓展金融活动的边界、打破原来无所不在的金融垄断,重构金融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得共享金融服务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升。六是新经济时代逐渐体现为创客时代,大规模、集中性的产业集聚模式和企业扩张模式,不再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大量涌现“小而美”的产业与企业形态,相应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在时间、空间上发生转变,作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功能和职责也不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些都使得分散化、及时性、智能化、合作共赢的共享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必要。
其次,就微观层面看,共享金融的基础也在于六个方面因素。一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在提升金融效率同时,也使得金融交易变得更加复杂,在许多情况下距离普通人越来越远,逐渐成为少数金融“精英”的游戏,也带来金融脱离实体的困境。由此,共享金融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促使金融活动“走下神坛”,回归“草根”和公开透明,使公众直接感受对金融的参与互助受益过程。二是使得金融消费者从被动变为主导,能够参与到金融交易决策之中,这也是共享金融的着力点。换句话说,也是如何使得金融发展与创新从“厂商时代”的“供给决定需求”,转向“消费者时代”的“需求导向”,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及服务实现“标准化”与“定制化”的平衡,真正使公众能够主动分享现代金融发展的成就。三是共享金融通过对技术的充分运用,能够进一步打破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薄膜”,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便利和智能化,充分贴近和融入产业链、生活链中的节点,使得金融成为“身边触手可及”的服务。同时可共享的金融资源价值不仅包括资金,而且涵盖了更广泛的功能与要素,从而成为每个主体都可选择更加自由、低门槛和安全进入的“金融服务便利店”。四是共享经济的发展最终要落在商业模式建设上,从而实现商业可持续与经济社会可持续的有效结合。共享金融同样需做到这一点,其机制和模式建设就成为核心问题。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和分配来说,需要充分探索依托不同平台的模式、平台之间的开放式协调、完全去平台的分散化模式等,从而最终实现金融的商业和普惠目标的共存。五是在金融资本追求超额利润的“贪婪”之下,许多金融创新也在侵蚀着自己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因此才需要各种“好的金融”来体现市场经济伦理,为美好社会的实现进行“弥补”和“调节”。对此,共享金融的精神动力与理念,正是为了深刻改变“丛林法则”支配下的金融竞争原则。六是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际上降低了金融活动的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提升了金融匹配效率,并且带来正的外部性和网络效应,因此使得金融活动能够进一步嵌入到经济社会的“角角落落”里,这种网络社会下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就成为完成共享金融活动的技术基础。
应该说,共享金融理念与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抑制金融部门的过度扩张,使得金融发展中的效率、平等与伦理问题更好地结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看,依托于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与制度变革,共享金融将对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挑战,促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社会建设。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