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乳业江湖:常温奶“替代者”难觅

乳业江湖:常温奶“替代者”难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5 08:56  浏览次数:16
  6月2日,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看空伊利,指出低温鲜奶和酸奶等快速增长,对常温奶的替代性已经越发强,常温酸奶将大幅度替代高端常温奶,推动酸奶品类快速下沉扩张,进口液奶预计2014年达到30万吨,冲击高端常温奶等。
  看空研究报告引发业界反思:常温奶是否面临危机?以常温奶为主的蒙牛、伊利是否遇到发展瓶颈?
  2013年,中国累计生产乳制品2698.03万吨,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6.01%。乳业专家、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表示,液态奶国内总产量在2000多万吨,其中常温奶有超过1000多万吨。在整个液态奶中,UTH常温奶占60%,酸奶占比20%,巴氏奶占比20%左右。
  常温奶以伊利、蒙牛为代表。蒙牛方面人士表示,据AC尼尔森此前数据 ,在常温奶市场,蒙牛与伊利各占26%和24%,不过现在伊利已经追上。
  由于国情不同,与国际上流行喝巴氏鲜奶不同,在中国占据液态奶消费主流市场的一直是常温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巴氏鲜奶的消费量占整个乳品消费的九成以上。王丁棉表示,相对于常温奶,巴氏奶有优势,但发展巴氏奶面临高质量奶源、冷链投资、乳制品产品消费多元化的问题。
  此外,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常温酸奶不可能代替常温奶。
  国内乳业的格局
  蒙牛和伊利是国内乳业的主要代表,也是UHT常温奶的主要代表,两者占据着国内乳业的半壁江山。
  根据国家统计局快报数据,2013年12月底全国658家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31.6亿元,同比增长14.16%,乳制品产量2698.0万吨,同比增长5.15%;391家液体乳生产企业液体乳产量2336.0万吨,同比增长7.01%;210家乳粉生产企业乳粉产量158.9万吨,同比增长6.84%。
  2013年,伊利股份实现收入477.79亿元,蒙牛乳业营业收入为433.6亿元,光明乳业为162.9 亿元。蒙牛乳业2013年年报显示,去年蒙牛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777万吨。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蒙牛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为15.31%, 伊利销售额占比为16.87%,另一乳业巨头光明的销售额占比为5.75%。
  根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发布2013年度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伊利集团拥有31.37%的市场销售份额和12.93%的市场覆盖率,市场综合占有率20.31%,为中国乳业第一名。
  液态奶方面,2013年,蒙牛液态奶营业收入为 379.03亿元,其中UTH常温奶营业收入为220.53亿元,酸奶销售额为54.24亿元;而伊利方面,液体乳产品营业务收入371.16亿元,较上期增加48.45亿元,同比增长15.01%;光明液态奶收入为116.2亿元,与蒙牛、伊利有很大差距。
  蒙牛方面人士表示,常温酸奶只是一个品类,不可能去代替常温奶。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目前常温高端奶市场在200亿元,其中,蒙牛和伊利合占80%,其中蒙牛占50%,伊利占30%。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在整个液态奶中,常温奶占60%,酸奶占20%,巴氏奶占20%,巴氏奶与酸奶占比差不多。
  而在常温酸奶方面,宋亮认为,2014年常温酸奶有80亿-100亿元的规模。其中光明的莫斯利安占80%,蒙牛占10%,伊利与其他企业占10%。2013年光明莫斯利安常温酸奶实现销售收入32.2亿元。
  对于低温奶冲击常温奶、常温酸奶替换常温高端白奶、进口奶冲击国产奶的说话,海通证券 6月4日研报称:常温酸奶彻底替换白奶,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品类,,有人喜欢白奶有人喜欢酸奶。常温酸奶目前所有品牌都加上也不超过50亿,常温高端100万吨,每吨按照2万元计算,行业规模200,超过常温酸奶的4倍,谈何替代。常温酸奶是创造需求,而非替代传统白奶的需求,常温酸奶空间从过去100亿预计到15年提升为300亿,而同期高端白奶年均35%增长,并未萎缩。
  宋亮亦表示,今年进口牛奶数量会在25万吨-30万吨,主要是高端产品,但是数量小难以撼动既有格局。
  发展巴氏奶的瓶颈
  与国际上流行喝巴氏鲜奶不同,在中国占据液态奶消费主流市场的一直是常温奶。由于常温奶经过高温加工营养物质会有一定破坏,乳业行业不少专家呼吁国内相关企业能生产巴氏奶,而不是保质期相对长的常温奶。记者获悉,蒙牛、伊利也都在发展巴氏奶,但刚起步,相对于光明规模还很小。
  随着常温奶消费增速放缓,以低温巴氏鲜奶为代表的区域品牌乳业快速崛起,但是巴氏奶发展仍然遇到瓶颈。
  巴氏奶的生产基地半径覆盖为250-300公里为佳,超过500公里冷链成本就很高,这也是基地在北方的主流企业难以大规模发展巴氏奶的原因。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发展巴氏奶从奶源、冷链运输、配送到终端都要保持低温,而发展常温奶可以省去好多环节。王丁棉表示,目前企业对发展巴氏奶不是很积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需要高质量的奶源,优质奶源价格高;二是冷链投资大,风险大;三是市场上产品已经多元化,消费者选择也多元化,不一定都认可巴氏奶。
  王丁棉也表示,现在常温奶发展速度已经放缓,2013年巴氏奶总体增长,增速在2%-3%,常温奶整体有一定下降。
  海通证券研报称:目前中国常温和低温销售额之比为8:2,沿海大城市约为7:3,,低温奶最大的瓶颈在于冷链运输和销售。
  海通证券称:中国原料市场在北方,消费地在南方,低温产品难以大面积推广,成本过高。另外低温和常温的消费更多受到消费习惯驱动,比如欧洲的法国和西班牙 ,不存在冷链问题和养殖区域问题,低温奶占比不足10%。
  王丁棉表示,事实上,各大城市周围都可以发展牧场,比如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周边。但记者获悉,各大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并不鼓励在城市周边发展牧业供应本城市。例如,上海市为了控制养牛规模,已经将企业牧场基地都安排在上海周围的江苏、安徽等地。上海市目前保有4万多头奶牛养殖规模,不允许再增加养殖规模。
  蒙牛方面表示,除了冷链保证不了外,大城市没有那么多地方来养牛。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