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创业投资 » VIP客户质疑“步步稳”理财变“步步骗”

VIP客户质疑“步步稳”理财变“步步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1 09:54  浏览次数:20
  本想靠购买理财产品获得一定收益,没想到一年过后一分钱没赚到,竟然倒亏41.1万元之巨,苗先生觉得自己实在是难以接受。日前,苗先生带着他和恒生银行签订的理财产品认购协议来到本报,投诉恒生银行杭州分行“像设赌局一样让客户亏钱”。
  听了推荐,400多万买了同一个理财产品
  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又有理财意识的人,苗先生多年来一直通过各大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收益颇丰。2010年前后,苗先生接触到了恒生银行杭州分行的理财经理,对方热心向他推荐产品。
  “之后我就购买了恒生银行的理财产品,一开始投入的资金才几十万元。后来由于理财经理不断追着我,给我推荐各种产品,就越买越多,资金追加到了100万元左右。”苗先生说,2013年1月,他之前买的产品到期了,理财经理何小姐又推荐他买“步步稳”系列的产品。
  “何小姐极尽夸张煽动之能事,说"步步稳"年化收益率高达10%-12%。我一开始有些怀疑,但她说除非打仗了,否则这个产品都不可能亏钱的。她还怂恿我在这个产品上多投钱,本来我的资金都是分散投资的,但听她说收益如此之高,就打算追加本金。”尽管心动不已,但考虑到一下子投入几百万,苗先生还是有点担心的。所以,在签订认购协议前,他反复询问产品风险。
  “然而,何小姐每次都和我强调"步步稳"是一款优质产品,又说恒生银行是国际性的大银行,我是该行的VIP客户,他们推荐给我的产品绝对是最安全的,可以放心买。之后,她为了让我尽快购买,连我在医院看病时都亲自赶过来催促我去他们银行签协议。”
  在苗先生提供的《部分保本投资产品认购申请表》中,记者看到,最终他的投资本金高达411万元。
  而据苗先生说,此前3年他在恒生银行杭州分行购买的理财产品,都是分开买几个的,只有这一次,一次性用这么多资金买了“步步稳”。“最后签协议的时候,为了让我下定决心,何经理还特意把一位杨行长叫来,说这是该行的行长,由他保证这个产品是可靠的。当时,杨行长也是信誓旦旦说绝对不会亏钱的。”面对这样的攻势,苗先生终于在2013年1月23日签订了产品认购协议。
  客户质疑恒生银行有误导与欺诈之嫌
  第一次意识到“步步稳”并不稳当是三个月后的事情了。“该产品一季度披露一次信息,第一个季度过后,我就发现产品收益不如想象中那么好,何经理就说这个产品是有点危险的,我们当场就吵起来了,她让我不要着急,说还有9个月呢。此后的两次披露,情况越来越差,我心里越来越急,却也没有办法,套进去的钱拿也拿不出来,只能干着急。”
  今年1月23日,产品到期了。“我去银行结算,最终亏了10%,整整41.1万啊!”亏了这么多钱,苗先生心情很郁闷。而最让他难受的是,当初他还推荐该产品给其他几个朋友,他们也都买了“步步稳”,几个人的资金加起来也有两百万左右。
  “自己亏钱还能扛得住,害朋友亏钱,就太难受了。”回想起当初整个认购过程,苗先生觉得,恒生银行杭州分行有误导与欺诈之嫌。
   “首先,这次签认购协议之前,他们没像以前一样给我做风险评估。此前我在股市上亏过800多万,所以此后是不碰股票的。这一点我公开告诉过所有理财顾问,何经理也该知道的。如果给我做风险评估,我肯定会选择不做股票类投资。而"步步稳"的投资是与股票挂钩的,这一点虽然认购协议上有写出,但他们并没有明确指出与提醒我。其次,产品到期后我去查询了"步步稳"系列产品此前的收益状况,发现并不稳定,也有亏损的,而何经理与杨行长自始至终没提到过风险,只是和我强调收益。”苗先生认为,光是这两点,他们就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有误导与欺诈之嫌。
  思前想后,他又觉得,自己前几年赚了点小钱,似乎是银行有意在“放长线钓大鱼”,等的就是让他追加资金,最后狠狠坑他一笔。
  银行“杨行长”名片上所有信息都是假的?
  拿回亏损的本金后,苗先生几次与恒生银行杭州分行协商,希望对方给他一个说法。“他们一直强调这只是部分保本的产品,也不承认以前说过绝对不亏钱。我觉得亏钱了自己也有责任,但他们也有误导和欺骗的责任。我的钱亏了就算了,但希望给我的朋友一些补偿。杨行长一开始说可以的,让我不要和其他客户一起吵,我也就没吵,没想到这只是他们的缓兵之计。现在事发已经两个月了,他们再也不认账了。”
  前几天,记者拨打了苗先生提供的何经理与杨行长的名片上的电话。何经理的手机与办公室电话均无人接听,杨行长的手机与办公室电话拨通后,均被对方告知这是其他人的私人电话,与恒生银行没有任何关系。此外,杨行长名片上的头衔是“个人理财服务助理副总裁”,也不是分行行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随后,记者多次拨打杨行长的电话,始终没有联系上。
  上周,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讯部对商报记者表示,银行方面经过核实,“杨先生”是该行杭州分行员工,记者提及杨先生的职务、公司座机以及手机号码等信息,均为该员工四年前使用的旧名片信息。
  四年前的旧名片,为何在去年还发放给客户呢?
  对此,苗先生质疑该行员工一开始就有行骗嫌疑。“如果是诚信的生意人,怎么可能会给客户一张信息全部错误的名片呢?我看他们就是存心欺骗,搞不好打算事发后就离职,让人再也找不到他们。”
  恒生银行:不能透露客户的情况
  上周四,苗先生再次赶到恒生银行杭州分行,与“杨行长”进行最后一次协商。“协商中,我明确告知他,这是我与他们最后一次面对面的协商。我只是希望他们负起该负的责任,而不是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他说3月31日中午前一定会给我一个答复。此外,对于他现在的身份,他说并不是行长,也不是名片上的个人理财服务助理副总裁,而是财富管理与零售银行主管。”
  昨晚8点半,苗先生向记者反映,恒生银行杭州分行昨天给他的最后答复是“事情已经请示总部,需要重新调查”。也就是说,依然没有给他一个解决方案。
  “此事已经拖了两个月,浪费了我多少时间。本来过几天我要去香港公干,因为此事也不得不取消。我希望他们能够尽快给我一个解决方案,而且要就此前对我的误导与欺诈进行道歉。”苗先生说。
  昨日,记者再次联系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希望能够得到“杨行长”对此事的解释与回复。然而,对方依然表示,只能由企业传讯部来与媒体对话,但企业传讯部亦不便透露任何与客户有关的情况。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