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创业投资 » 何光军:高储蓄彰显投资无奈

何光军:高储蓄彰显投资无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7 09:29  浏览次数:43
  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到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目前已成为全球绝无仅有的“三高”国家:储蓄金额最多;人均储蓄最多,超过3万元;同时,也是目前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欧美等国的储蓄率平均在20%左右,美国的储蓄率更是低至5%左右。主流媒体及学者认为是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未建好,社会公共服务尚未健全,老百姓不敢消费才导致储蓄额一直居高不下,但笔者站在投资理财这个角度,来谈谈不同的看法。
  再来看美国,很多人认为美国人不喜欢存钱,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表面上美国的储蓄率只有5%左右,其实是因为他们放在银行的比例特别低。目前美国的退休金余额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这个金额是GDP的1.3倍。美国人不是把钱存进银行,而是放在股票市场里。1981年美国人开始囤退休金的时候,美国个人退休金差不多将83%放在银行存款里面,现在只有10%放在银行存款里面。而在中国,虽然高储蓄,但却长期处于负利率状态。明知道存款跑不赢通胀,为什么还把钱放入银行,让银行赚得“都有点不好意思”?不是民众傻,实为投资渠道匮乏、资本乱象下的无奈之举。
  在中国,可让普通民众能放心投资的项目实在太少,我经常在不同场合讲课,每次都面临投资者问到现在投什么好这个问题,我回答起来也总是心有忐忑。
  股票应该是大家谈论最多、门槛最低的投资品种了,但若问到赚了还是赔了,90%以上的人就不好意思吭声了。近日,在2013年大连达沃斯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今天谁还想把大量的钱往股市里扔,除非有内部信息。一语道破天机。别看有些股票一飞冲天,连拉数个涨停板,但有几个小散能骑上这些大牛?全是主力在自导自演最终让散户在高位接盘。如果不解决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监管不力这些痼疾,A股市场就一直会是少数人的套现工具,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傻博”的市场。
  房地产是到目前为止让很多投资的民众尝到甜头的品种,于是大家形成了一种心理惯性,认为房价一直会只涨不跌,每月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楼市统计数据以及不断被刷新的地王、楼王似乎也在佐证这点。但历史可以重演,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会走出自己独立的痕迹。日本的房地产1982年开始涨,到1987年,整整涨了10倍;香港的房地产1992年开始涨,到1997年,也涨了10倍;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是2002年开始涨,深圳的房子从2002年大涨到2007年,5年也整整涨了11倍。但是房子不可能永远涨,从1987年到1995年,日本的房子跌了80%,从1997年到2005年,香港的房子跌了80%。中国的楼市还能撑多久实在令人生疑。
  温州人热衷炒房,但现在炒房团成了弃房团,温州房价已连续下跌23个月,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已资不抵债,将房产丢给了银行或法院,据称有上万套。如果按照每套100平方米来计算,100万平方米的量已经超过了2012年温州全年新盘供应量。在地王、楼王的背后堆彻的是大量的空城、鬼城。这些危险信号足以令准备涉水房地产投资的人士高度警惕。
  最后说一下保险(放心保),保险本是保障的代名词,长期来看储蓄型的保险在保障的同时也可以保障本金安全。但保险公司为了做大做强,发了大量的分红型保险,营销员在业绩考核压力下,只能拉郎配,把保险当成有高回报的投资产品来卖。投资者带着高预期买了保险,但一两年后,发现保险分红极低,甚至比不上银行存款,心理落差很大。而如果提前退保别说收益,甚至连本金也难以全部拿回,这也导致民众宁愿将钱存银行也不愿做这些投资。
  还有一些形形色色只是披着投资外衣的产品更是将百姓害得不轻,比如炒外围黄金、地下外汇、投资项目移民,甚至是金融传销等。
  普通民众并非不想投资,大家也明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但现实却在投资上栽了很多跟斗,越理财,财却远离,以至于谈投资色变,看到投资顾问就将口袋捂得紧紧的。到最后,演变成了不投资是最好的投资,宁愿负利率,也要将钱存进银行,这样至少能守住本金安全。正是这样的投资环境及心理预期让中国的储蓄额一直居高不下。
  除了存款,还有几类理财产品颇受青睐,一是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左右,一般5万元起投;二是近年火爆的固定收益类信托项目,年化收益率8%-12%之间,门槛100万以上。这两者其实非常相似,前者有银行的隐性兜底,后者有信托公司的刚性兑付。说到底就是保本。
  认识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很准确的把握了投资者要求保本这点诉求,提供了保本协议,可是也只是纯信用的担保。但投资者仍会跃跃欲试,再加上近些年不错的投资业绩,投资者更是趋之若鹜。
  金融是典型嫌贫爱富的行业,越是优质的理财产品及金融工具越向高端人士倾斜,比如前面提到的银行理财及固定收益信托,起点越高,预期收益也越好。资本市场最新推出的国债期货以及之前推出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都是向高端客户提供可以反手做空获取利润的机会,普通民众只能望洋兴叹。更大的投资大鳄比如史玉柱则更是通过参股金融、新能源等获取巨额利润。透过金融,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归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近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表示,中国未来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至少还需二十年才能真正逆转这个趋势。
  在市场不规范,投资无门的情况下,储蓄成了百姓无奈的选择。
  高额储蓄并不意味民众的富足,正像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所言,只有傻帽才相信中国现在世界第二。我们要反思在金融投资领域,在利率、汇率市场能否有更多改革,让民众参与更多。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管,让民众在公开、公平的环境下投资,取信于民、让利于民。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