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产业透视 » 杠杆效应发酵 券商业绩狂飙

杠杆效应发酵 券商业绩狂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4 08:46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11
  在加杠杆的大周期中,19家上市券商的三季报表现靓丽,业绩增速非常明显,大券商利润总额保持领先,小券商净利增速更显优势。伴随市场向好,券商今年的融资渠道更为丰富,在资金利用上大为改观,这也构成了券商业绩增长的“天时地利”。值得关注的是,杠杆效应也使得近期两融买入量很多投入证券行业。
     业绩增速惊人
     目前,19家公布了三季报业绩的上市券商,均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为太平洋证券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120.41%,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达343.44%。
     从净利润总额来看,中信证券 2014年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63.65亿元,同比增长72.18%,每股收益0.58元;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73.79亿元,同比增长68.15%。其次,海通证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9.49亿元,同比增长34.07%。排名第三的是广发证券 ,1-9月净利30.4亿元,增长31.9%;实现营业收入81.1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9.07%。
     券商三季度业绩如此靓丽得益于市场向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深沪两市的股票基金总成交金额同比增加21.49%。在此背景下,券商的经纪业务、融资融券 、自营等各项业务均出现了增长。尤其是两融业务,继续大力贡献券商业绩。同时股票市场量价齐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上升也使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
     资金使用加杠杆
     由于市场的两融余额快速突破了7000亿元,杠杆效应放大了牛市的成果,而投资者加杠杆的来源则是券商的融资业务。并且,今年通过各种资金利用渠道,券商在大力发展信用业务上取得显著的成果。
     有券商老总表示,今年不仅实现香港上市,同时在资金使用渠道上也非常顺畅,各种短中长期的募集资金模式,大大增加了公司在新业务上的腾挪余地。
     近期首批20家券商获准开展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这也是今年监管层对券商融资渠道放松的一部分。此前是券商发行短期融资券比较常见,此外,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提高了很多券商今年的授信额度,券商动用资金的规模扩张较快,同时给予券商的融通资金利率也有所下降,银行也给予券商较高的授信额度,加上较多券商通过两融业务收益权的出让向银行借贷,实现了业务规模的放大。总体来看,通过上市、公司债、短融、可转债、收益凭证产品、定向增发等方式券商可以多渠道长短期结合募集资金,因此在资金使用和安排上增加了灵活有效性,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券商股成融资加码对象
     在沪港通将近、前三季度业绩出色等消息刺激下,券商股整体走势都有增强,这也使得券商股本身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
     9月底、10月份广发证券等券商的大宗交易金额突然激增。今年以来,广发证券频频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单笔成交金额超过1亿元的成交就有9次。今年以来的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8.13亿元。
     随着广发证券股价的震荡走高,融资客也对其持续加仓。截至10月20日,广发证券的融资余额已达19.98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融资融券余额达到20.18亿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此外,9月24日以来,广发证券的融资买入突增,从前一交易日的8515万元急增至9月24日的2.28亿元,此后单日融资买入金额普遍维持在2亿元附近。
     同时作为两融的标的,在沪港通消息的刺激下,券商股本身的融资量也显示了投资者对其后市的看好。在今年个券的融资余额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以及宏源、长江、国金证券等目前排名均比较靠前。截至11月3日,今年以来中信证券的两融余额在个股中排名第3,总量达到77亿元,其次是海通证券排名第7,两融余额42亿元;宏源证券排名第20,两融余额24亿元;长江证券排名第26,也有23.8亿元的两融余额,华泰、国金则分别排名在35、36位。券商行业由此成为两市融资加码买入量较大的行业。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