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一天天,人去人生几十年。山水一声情不断,水天一色韵相连"。输入图片,机器人根据诗词韵律,自动生成了一首这样的诗歌。”王海峰向观众解释,随着机器理解语言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智能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刻。
“目前机器人的机械、控制技术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果,如何才能让机器人更像人?实际上这需要机器人具备人类的能力,尤其是思考,因为思考是人特有的能力。”王海峰在演讲中表示,“在具备对语言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人的理解等条件后,机器人将像人一样思考。”
胡迪·利普森认为,3D打印技术的成熟突破了以往制造业的瓶颈。“3D打印技术能够制造非常复杂的东西,能够精确的重复制造,无需过于庞大繁杂的装备,还能够将制造的间隔时间缩减为零,而且只产生极少的生产废料”。他寄望于3D打印和机器人之间的完美结合,“依靠将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真的希望将来我们能够打印机器人,所有部件的设计、生产和制造自动组装,同时完成,能让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丹妮拉·鲁斯向观众展示了众多功能强大的机器人,最有趣的莫过于机器人厨师。通过阅读数据库里的菜谱和高质量的人机互动,机器人就可以获取菜肴的制作步骤,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丹妮拉·鲁斯认为,如果能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更加深入的结合,实现人机互动,人们便能真正引领定制化制造。
作为The BIG Talk第一位邀请的女嘉宾,丹妮拉·鲁斯非常兴奋,她鼓励更多的年轻女孩加入这个有趣的领域。“在机器人、人工智能这样的领域中,女性比例还比较低。但我认为男性和女性一样可以做出贡献,希望未来达到一半对一半的比例。”